23日对于小于这样酷爱阅读的人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自1995年起,为鼓励人们多读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 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
在亚洲最大的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当日这里举行了“让我们在阅读中一起成长”的主题活动。尽管细雨纷飞,爱书人却热情高涨,用朗诵、演唱等多种形式庆祝读书日的到来。
在附近中央民族大学上学的大四学生小李也赶来参加活动,他对“3G时代图书馆”活动区很感兴趣。在现场,主办方提供了手机等一些移动阅读载体,读者可亲身体验包括移动数字图书馆、手机阅读等掌上国图服务。
“现在年轻人习惯无纸化阅读,国图与时俱进,推出3G手机阅读和电子版阅读,我觉得很有意义。”小李说,国图的藏书容量高达2500多万册,如果都能转化成电子版,“那将是一笔巨大的资源和财富。”
在当今中国,像小于、小李这样不再仅依赖传统的纸质出版物,还通过手机、电子阅读器、网络来获取信息、汲取知识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2008年公布的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网络阅读率1999年仅为3.7%,2008年则增加到44.9%,9年间增长了12.1倍;另据预测,2018年,全球电子书的销量将超过纸质书。
统计显示,2009年一季度中国网民新增1620万人,互联网网民总数达到3.16亿人,稳居世界第一。随着3G时代的到来,中国互联网市场将呈现新的快速发展势头。
出版商也跟上了时代的步伐。荣获今年奥斯卡8项大奖的英国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近日以全媒体方式出版,同时采用传统图书、互联网、阅读器、手机阅读四种形式出版发行,目的就是为了满足“80后”“90后”偏爱电子、网络阅读的需求。
“阅读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数字)推荐工程”是国图23日活动的一大亮点。该工程推出了500本小说的数字版本,免费向全球开放阅读。23日开始,读者无需注册,即可随时随地登录国图网站,在线阅读《长恨歌》、《秦腔》等经典名作。
上海图书馆也于早些时候正式推出“口袋里的图书馆”服务,允许读者将数字移动阅读器借回家中。
网络的出现既带来了阅读方式的更新变化,也丰富了人们的阅读选择。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图书市场还不太发达,人们阅读选择单一,《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上的一篇书评就可以带动年轻人的阅读风潮。当时是《人民文学》《收获》等纯文学刊物的黄金时期,一些刊物发行量甚至超百万。
“我小时候大伙都爱读《战争与和平》《三个火枪手》这种大部头,”今年35岁、在一家高科技公司工作的周先生说,“如今不同了,网上有各种题材的小说,魔幻、科幻、历史、言情……人们的阅读内容变得非常多元丰富。”
当年明月的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于近日出版,这本“写得好看”的历史书是在天涯论坛上先火起来,才“转战”图书市场的。类似的畅销书还有《第一次亲密接触》《鬼吹灯》等被贴上“网络文学”标签的小说,它们的出现拉近了网络和图书的距离。
由于无纸化阅读对眼睛的刺激、阅读惯性等原因,依然有很多年轻人喜欢手捧图书享受阅读乐趣,因此上当当、卓越亚马逊等网站订购图书的年轻人也不在少数。
“如果想看一本好书,我会先参考《新京报》《京华时报》的图书排行榜,豆瓣网的评论,”北大阿拉伯语系的小张说,“最后认为值得细看的书,我才去当当或卓越亚马逊上购买。”
网络时代也养成了一些人“快餐式”的阅读习惯。“我现在喜欢读短句子、短文章,”周先生说,“有时间会去读些文字风趣、情节曲折的小说,比如《诛仙》《盗墓笔记》《鬼吹灯》等,不再习惯读经典名著了。”
高中时代的小张没有电脑可用,那时候的他觉得读书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学习累了,就喜欢沏一杯茶,端坐在桌前看书”。自从大二买了电脑后,小张的读书方式很快就被网络阅读取代。“虽然网上的读书资源比较少,但确实非常便捷,浏览起来也很快。”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