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国标”宜分轻重缓急
本报评论员 蓄丰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鉴于眼下婚介和婚庆行业普遍存在的乱象,由有关部门制定专门的“国标”加以统领和驾驭,让“甜蜜产业”远离蝇营狗苟的算计和骗局,让寻找幸福的人们不再被迫吞下行业潜规则的“黄连”,应该说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必要性。
不过,浏览这两部国家标准后,难免也有一点疑问,在此提出,以资商榷—— 其一,这样一部“国标”,其约束力到底几何?查了查负责监督实施的“国家标准委”网站,方知这是一个事业单位,这样一个机构,在遇到“刺头”婚庆婚介公司时,是否有能力加以有效惩处以确保“国标”的执行力和严肃性,恐怕暂难贸然乐观。
其二,“国标”制定是否更应体现轻重缓急的原则?目前社会上存在大量市场规则失范,亟待加以规范,更有相当一部分直接关系到公民健康甚至生命安全——三聚氰胺、汽车安全气囊、“健康空调”、阻燃材料、家庭装修……它们无疑更应摆在“标准化”工作序列之首。然而遗憾的是,这些领域的国家标准,或者干脆缺失,或者尚存明显纰漏。
婚庆和婚介市场,说到底还是一个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市场,其问题也远没有食品药品、汽车安全等领域严重。退一万步说,消费者一旦遭遇婚庆或婚介侵权,损失的也仅限于好心情和金钱,能通过行政力量规范当然最好,行政力量不介入,行业协会和优胜劣汰的市场力量也能起到部分规范功能,让消费者不必受困于诸如“婚纱卫生”、“婚礼须设试衣间”这样细枝末节的问题。
与此相反,前面提及的一些行业,由于消费者处于绝对信息弱势地位,一旦规则失范,消费者付出的代价,可能就是痛入骨髓、不可逆转的了。
婚介婚庆的标准化当然有其价值,其行业协会能积极而为,亦应肯定。但整顿其他一些行业的“不标准”问题,显然理应拥有更高的优先权。
孰轻孰重,相信诸公自有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