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昨日晚间全国工商联给记者发短消息称,不是“保证”,而是“倡议”。大概也知道“保证”一说有点名不正言不顺。但是不管最后的口径变成怎样,“不涨价”总之是现在的主旋律。当然,这不包括成品油价格,因为石油巨头说吃不消。尽管中石油曾不无炫耀地说,自己是亚洲最赚钱的企业,而且不是之一。
至此,哪个该涨价,哪个不该涨价,发改委心中有了数。只是,要求最充分竞争的下游消费领域“顾全大局”,这让为了有朝一日可以“顾全大局”而不那么充分竞争的上游生产要素企业有点不自在。同时,这种由发改委主导的“不涨价”有多大效果呢?
至少短期来看,这种效果是存在的。以食用油为例,自去年年底,小袋食用油价格就一直没涨,尽管在此期间原料油价格一直在涨。企业亏损是无疑的,尽管会获得一定的财政补贴,但总归只是减少了亏损面,可企业是以利润为导向的。企业现在的不涨,是为了以后的补涨。这样一来,价格体系就乱了,跟成品油定价机制一样乱。发改委就算是神一样的部门,也没法处理这么庞大的价格信息。事实上,这么多年来,凡是由发改委点头的价格,哪一个不是被诟病的。
如果等不及补涨,企业也另有一套办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发改委不让涨价,没说不让减量。比如,昨日亦有一条新闻,康师傅、伊利等产品“瘦身”,变相涨价。而这样做的好处,既实现了涨价,也让发改委的面子过得去。只要是统计上的价格,或者说纸面上价格没有涨就行。曾几何时,兰州的牛肉面因为限价而被大大小小的饭馆减少了分量,结果就是吃不饱,还得再掏钱买点。钱没涨上去,幸福感也没上去。
央行好几次的加息,都是选在了统计局公布上月经济数据的前夜,事后证明,随后公布的CPI无一例外都是高企的。所以我们反过来推论,在一定程度上,如果CPI不是很高,央行加息的决心就不会很坚决。而如今,重要消费品的价格都“被停涨”,接下来的CPI数字一定会对此有反映。央行一看CPI涨幅不是那么严峻,加息就没那么急迫了,反而错失了治理通胀的正确时机。
站在稳定物价和保障民生的角度,发改委不让重要的消费品价格上涨,无疑是想让老百姓“情绪稳定”。不过,好的初衷不一定有好的结果。控制通胀预期,需要发改委做的工作是防止价格串通,各种企业一哄而上搭便车,像绿豆价格涨成“豆你玩”这样的自然是不正常,但正常的涨价还需在行政手段之外加以化解。“不准涨价”只是权宜之计,而不能是图省事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