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秭归县地处长江河谷地带,属于半高山气候,长期以柑橘、茶叶、烟叶等经济作物种植为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农业生产仍属于农民个体经营,总体规模小、没有形成产销一体化经营链,缺少品牌效应和带动效应。针对上述现状,秭归县工商局结合本地实际,采取“六化”措施指导农户转变经营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市场竞争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强化宣传促进农业经营合作化。
利用当地网站、电台、电视等媒体广泛开展宣传。结合市场巡查,上门发送相关政策法规手册,向农户介绍农民专业合作社这种经营模式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及特点。积极宣传农业合作化经营优相关惠政策、为其讲解《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及成立的必要的条件、国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政策等,带动更多的农民走上合作化发展道路。
——绿色通道登记服务便民化。
为了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注册工作效率,秭归县工商局设置了登记注册的“绿色通道”,缩短办事时限。每个登记窗口指定专人提供政策咨询,讲解设立登记的条件,为农民提供面对面的提供咨询服务。部分农民不会填表、资料准备不齐,窗口服务人员现场指导填表,整理资料,不厌其烦的讲解,直到其资料符合相关要求。
——整合资源基地产业规模化。
传统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经营模式往往被交易地位不平等、信息渠道不畅通、市场空间狭小等问题困扰。秭归县工商局帮扶农户合作化经营,发挥农业产业优势,整合现有资源,集中采购生产资料以降低成本;规划区域布局,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通过合作的组织形式,促进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农民市场化意识,加强技术培训,资源信息共享,从而提高农民应对市场变化能力,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多元化。
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建工作进行分类指导。通过专业合作社多元化经营,在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促进当地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全县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发展到200家,实现了资金、产品、劳力、技术等各类生产要素的联合,覆盖家畜、禽饲养;蔬菜、果树种植及销售;农副土特产品加工及销售等多种行业,带动周边近万户农户,每名入社农民年收入增加6000余元。
——个私协会推动产销一体化。
依托个私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根据市场需求,指导专业合作社拓展销售渠道,开通合作社产品进入超市、市场的绿色通道。引导农业产品加工企业与专业合作社对接,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合作社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农户提供产、供、销一体化服务,形成“农户+合作社+市场”的良性发展格局。
——订单惠社提速增效集约化。
以市场为导向,利用合同管理和服务职能,提供个性化订单签约指导服务,对合作社的大宗订单履行实行跟踪监督,及时调解订单纠纷,促进订单履行。引导合作社走“公司+农户+订单”的经营模式,形成稳定的农资采购、供应和农产品产销渠道,有效推动农产品生产集约化,降低成本,提高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通过“六化”措施的推动,秭归县工商局农民专业合作社总体呈现出数量增幅快、辐射能力强、合作领域宽、经济效益好的显著特点,成为服务新农村建设、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