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和流程。建立县局、工商所两级网络商品交易监管机构,制订实施方案,确定目标、工作重点、任务分工,制作网络交易监管工作流程,完善工作措施。
二是强化培训学习,提升监管水平。组织全系统人员特别是网络巡查专职人员认真学习《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山东省十大网络违法经营案例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制作并发放《网络商品交易监管系统操作手册》以供个人自学。同时,加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监管等方面的学习,提高网络知识。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强化行业自律。发出《网络商品交易诚信经营倡议书》,使广大消费者、经营者了解各自的权利、义务、责任和行为规范,引导经营者加强行业自律,倡导诚信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目前,已发放倡议书105份。
四是完善主体数据建设,健全监管基础。利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采取设定关键词搜寻和上门普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经营业户进行了拉网式的普查搜索,并建立网站统计台帐、企业官网登记台帐和自然人网店登记台帐等基本台帐,对经营者的营业执照及个体身份信息进行登记存档,完善监管数据库,夯实监管基础。
五是突出监管重点,完善巡查机制。针对网络市场跨区域、泛辖区、虚拟化、群体特殊、不确定性等特点,采取网上巡查和实地巡查、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网络经营主体、网络交易行为各环节实施搜索巡查,收集违法行为网络证据,对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在其平台发布的商品和服务信息进行监控,密切掌握网络交易平台的服务范围、信息发布等相关情况。并根据经营业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和信用情况,制定了相应的风险度和巡查等级,进行有目的、有重点地巡查监管,提高网络巡查监管效率。
六是增设维权渠道,方便举报投诉。为扩大网络监管的覆盖面,引导广大网民参与网络监管,公开公示网络举报投诉方式,号召广大群众通过邮箱、QQ号、MSN等方式向网络监管人员举报投诉违法网络经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