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县工商局为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开发、经营秩序,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系统性开展查办一批案件、规范一个行业、树立一个标杆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随着汝城新行政中心的南移,该县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的各种乱象也开始滋生。今年7月份以来,汝城县工商局对辖区内从事房地产经营的20家企业存在主体资格不合法、欺诈消费者、虚假宣传、违法发布广告、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而预售商品房等违法行为进行了行政指导和行政处罚,有效规范了房地产商开发、经营行为,促进了汝城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监管房地产市场,对县级工商部门来说是个新课题,也是个大难题。针对房地产市场专业性强、涉及面广、法律关系复杂、自身执法力量不足、社会认识不足等情况,该局创新监管执法模式,改麻雀战为精兵强将专项作战,从全局选调精干办案力量,由一名局领导任组长,组成房地产市场专项清理整顿小组,设置办公场所并配备了执法车辆,直接听从县局主要领导指挥。“专案组” 的执法人员,每天按时开碰头会,集中组织学习,展开热烈讨论,大大提高了业务水平和办事效率,同时有效避免了许多外来因素的干扰。
深入调查,充分酝酿。在开展专项整治前,该局对全县房地产市场进行了长达1个月的调查摸底,同时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研究整理,对工商部门查处房地产市场的案例进行了深入学习。根据调查摸排情况,该局制定了工作方案,分企业自查、走访调查、清理整顿三个阶段进行,先由企业提交自清自查报告,后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再根据调查情况对照有关法律法规提示企业,通过行政指导、违章提示等手段规范企业行为,逾期未整改的或经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依法予以处罚。
资源共享,多方合作。针对房地产市场牵涉部门多,影响大的实际,该局与县发展和改革局、建设局、国土局、规划局、房管局、提供购房客户住房贷款和提供开发商基建贷款的银行等部门的定期信息交流机制,实行信息资源共享。比如向国土局了解土地出让、转让办证情况,向规划局了解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情况,向房管局了解《房屋产权证》发放情况等。各相关部门切实落实治理责任,细化工作任务,解决突出问题,严格责任追究,并与治理商业贿赂、规划效能监察工作实行联动,形成整治合力。
立足本职,监管到位。该局立足职能,严把房地产五个关口,确保监管到位。一是把好准入关,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加强对建筑施工、建筑劳务企业主体资格的查验,杜绝无资质、无证照建筑企业施工。二是把好广告关,规范房地产广告发布行为。重点对房地产开发公司、广告经营单位在广播、电视、报纸、户外、路牌、车体发布的房地产广告以及各售楼处张贴、发送的印刷品广告等进行监测,严查虚假宣传和违法发布行为。三是把好合同关,加大对定(订)金协议、认购协议等格式合同的审查力度,督促房地产开发企业使用房屋买卖合同示范文本。四是把好销售关,坚决查处打击出租、出借、转让营业执照或资质等级证书,无营业执照、无资质等级证书擅自承揽施工工程以及所承建工程与实际企业资质不符,违规预售房产,违法销售建材等问题。五是把好维权关,以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热线为依托,加大对房屋买卖纠纷的调解力度,及时发掘违法案件线索,规范经销商的售后行为,规范企业经营行为。
惩教并举,和谐执法。在专项清理整治过程中,该局坚持疏导与执法、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充分利用行政约谈制度,行政指导制度,将行政指导融入行政处罚中,实行罚前约谈,阐明处罚理由,耐心细致地进行说服教育和法规宣传教育,使当事人认识到其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自觉地履行处罚决定。同时细心地指导企业整改,避免再次违法,有效地促进民生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