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置培训内容。响水工商局组织法制、消保等科室骨干力量,根据《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加强乳制品市场监管的政策规定、食品索证索票制度和进销货台账制度等内容,结合近年来全县食品违法案件的特点,编写了《食品安全知识读本》一书。申请从事食品经营的人员要认真学习《食品安全知识读本》,然后由所属管区的巡查人员进行辅导测试,合格后再办理相关证照;测试不合格的经营者,由各管区的巡查人员登记后,再办理相关证照,巡查人员适时对未合格人员进行跟踪辅导,确保食品经营者真正掌握国家对食品安全的相关要求,切实增强食品经营者的法制意识和自律意识。
实行分级分类培训。响水工商局按照食品经营的模式和规模,确定不同的培训重点。该局将食品总代理、配送中心和批发部作为一级培训对象,重点培训如何落实进销货台账制度。该局将这一级的培训作为培训的重点,专门邀请高校的法律专家及上级主管部门从事食品监管的专业人员进行培训,每年培训两次,受训人员在培训结束后进行测试,成绩达90分以上的,可以不参加下一次的培训;低于60分的,由所属管区的监管人员进行跟踪辅导,直至其熟练掌握食品查验流程。该局将具备一定规模的商场、超市作为二级培训对象,重点培训如何建立进销货台账和做好不合格食品下架工作,由局消保科组织系统内从事食品监管的骨干力量对此类食品经营者进行分区域集中培训。该局将其他小型食品经营店作为三级培训对象,重点开展食品安全责任教育,提高食品质量鉴别能力,由各工商所自行组织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对二级、三级培训对象都要进行测试,对不合格的培训人员建立专门的培训档案,由管区监管人员进行一对一辅导,直至测试合格。
强化培训后续监管。为保证培训效果,响水工商局对食品经营户的经营行为采取积分制监管模式。所谓积分制监管,就是根据食品经营户违法行为危害程度予以不同扣分(犯罪行为除外),积分累计达到一定的限度进行再次培训。食品经营者的违法行为被处以行政警告的,一次扣10分;被处以罚款以上行政处罚的一次扣20分;因食品质量问题被消费者投诉的,一次扣3分;被巡查人员在日常检查中发现经营场所有食品不合格的,一件商品扣1分。对累计扣分达20分的食品经营户,由工商所适时对其进行集中培训;对一年内被要求参加培训两次以上的经营户,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巡查人员每周对其经营场所检查一次以上,直至完全规范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