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宜宾市高县工商局相关领导和相关职能股室今年第三次来到了省级龙头企业四川早白尖茶业有限公司位于罗场镇的茶叶基地,对“早白尖”争创驰名商标工作进行调研指导。
龙头企业是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的重要主体,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近年来,高县工商局积极履责,有序推行三项举措,培育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截止2012年3月,高县共有27家企业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5家、市级12家。
建立“三定”制度,确保与企业无缝对接
在高县,每一个龙头企业都有专人联系,高县局建立了“定联系人员、定联系内容、定联系职责”的三定联系制度。国家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重点扶持企业由局领导对口联系,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由相关股室负责人、当地工商所所长双向联系,其余企业由管片段人员对口联系。
“现在的企业再发展再壮大有很多困难,大家要无条件地为他们当好服务员,给予最大的支持”。在走访中,工商工作人员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和相关需求,特别是遇到的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听取企业对工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听取企业意见,能及时解决的,当场予以答复;一时难以解决的,与相关股室队协调,落实专人逐步解决;超出工商职能范围的,主动向县委政府汇报、与相关部门协调,促成问题解决。在2010年,工商局在走访中了解到四川早白尖茶业有限公司争创省著名商标遇到诸多问题时,即带领巡查大队邀请省商标代理机构为公司出谋划策,使“早白尖”最终通过了省著名商标认定,而这仅仅是高县工商局对龙头企业帮扶的一个小案例。
“三个服务”,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贵妃红”是早白尖公司致力打造的红茶品牌,为防止他人恶意登记与“贵妃红”相同的字号,今年元月,公司即申请登记冠名“四川”的含有“贵妃红”的字号名称,但被省工商局以字号名称有歧义为由驳回。几经资料补充完善,3月29日,公司终于拿到了“贵妃红”的商标注册证,符合了登记条件,但赶到高县工商窗口时已经是下午五点四十,工商窗口的工作人员二话没说主动为其加班办理,并于次日顺利通过了省局的审核,有力地保护了企业品牌。
“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我们全面推行预约式提前介入服务、快速式高效办理服务和保姆式全程指导服务。”注册登记股股长对笔者这样说。在高县,企业在办理登记、年检等事宜前,可致电联络员预约办理时间和办理事项。工商局职能股室对企业登记实行即到即办制,推行延时服务和无假日服务,热心为企业提供各种政策咨询,从速为企业提供各类所需文本,指导申请人填写、完善登记材料,对须办理前置许可的,由专人受理后,交各行政许可部门限时办结。
依托“三个平台”,推助企业做大做强
打造融资平台,为企业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仅2011年,四川省宜宾高洲酒业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通过动产抵押登记获得的融资就超过2亿元,为企业抢抓发展机遇期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获得了企业的高度赞誉。多年来,工商局主动与金融办、银行、信用社、担保公司等沟通,向企业全面介绍股权出质登记、动产抵押登记、商标专用权质押登记等相关政策,积极牵线搭桥,促成企业与金融机构有效合作,打通企业发展资金链。
创建品牌平台,全力推进企业商标战略实施。品牌体现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工商局针对各企业的品牌建设情况,指导各企业注册商标、争创知名、著名、驰名商标,建立层级递进格局。在工商部门的指导下,四川宜宾高洲酒业有限公司已注册核心商标18件,认定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1件和市知名商标2件,在其他类别商品和服务注册商标11件,初步形成了完整有序的商标发展战略。
延伸服务平台,保障企业的产业链完整稳定。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创办或领办农专社,与农民形成紧密的利益关系,稳定原料市场,仅高县立华蚕茧有限公司就领办农专社61户,吸收会员2万多名,实现了企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双促双赢。工商部门还对龙头企业与农户、农专社签订的农产品购销合同加强监管,规范合同文本,推助订单农业发展,满足企业原材料需要。
秋的收获来自春的耕耘。“通过与企业的无缝对接,用够用活我们的政策,全力以赴地支持龙头企业发展,推动高县农业产业化进程。”高县工商人的承诺,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2012,将全力助推高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