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字为先,提升农民识假辨劣能力。注重宣传引导,利用人员密集的广场、集贸市场等场所,广泛开展宣传服务活动,多层次、全方位地向广大农户和农资经营者宣传农资法律知识以及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商品的识假辨假常识,引导农民向农资经销商索证索票和产品说明等,为广大农民释疑解难、接受消费咨询,提高经营者的守法自律意识和农资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近来,发放宣传资料11000份,接受农民咨询1000多人(次)。
“诚”字为本,引导经营者守法经营。建立以索证索票和进货台账为核心的质量管理和责任追溯制度,规范农资市场交易行为,引导广大农资经营者诚信经营,推进农资信用体系建设。与786户农资经营户签订了《农资商品质量承诺书》、《守法经营责任书》,使农资经营户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进一步提升。
“拒”字前移,严把农资市场准入关口。在农资经营户中建立了“两账、两票、一卡、一书、一留样”制度,实行农资商品追根溯源制,强化农资经营户是流通环节农资商品质量第一责,不断强化经营者的自律意识,大力推行信用分类监管,对违法失信经营户实行跟踪督导和重点检查,切实将不规不法行为拒在市场入口,将假劣农资拒在市场之外。
“护”字当头,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依托12315申诉举报平台,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受理涉农申诉和举报和发布农资消费警示。广泛开展12315 申诉举报网络进市场、进村镇、进商家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工商所、“一会两站”的作用,及时受理涉农申诉和举报。同时根据市场巡查、案件查办、质量监测、消费者申诉举报等情况,及时发布市场监管预警信息,避免农民群众受骗上当,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近一个月来,先后受理处结农民投诉举报8起,为农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3万多元 。
“查”字凸显,加大农资市场巡查频率。以化肥、农药、种子特别是化肥为重点,对辖区内农资市场和农资经营网点进行拉网式检查,严厉查处无照经营和销售假冒以及利用虚假标识等坑农害农违法行为的农资,严查发布虚假广告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和网格化监管的要求,落实农资市场巡查责任,强化动态监管,切实提高市场巡查的执法效能。近来,开展农资专项整治8次,抽检玉米种子5个品种,35个批次;农药3个批次;化肥14个品种,依法查处各类农资违法案件62起。
“联”字强化,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行为。采取“三重四联”的监管模式(突出“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品种”,采取“内部联动、部门联合、企业联手、消费者联防”方式),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农村集市等重点区域及化肥、种子、农药、农机等重点商品和重点农资市场检查力度,切实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同时,加强与农业、供销、质检等部门联合,开展联合执法检查,整合执法力量,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来源:广州工商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