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上海市工商部门加快转变职能,响应企业需求,推出创新举措,服务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关于支持上海“十二五”时期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意见》以及“28条实施意见”等有关政策的实施取得了积极效果。
一是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突破制约市场准入的瓶颈障碍,为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研究解决新兴企业“身份认证”难题,促进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全市已设立电子商务企业2879户、合同能源管理企业567户、供应链管理企业391户、物联网企业257户、电子标签企业66户、低碳科技企业56户。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帮助解决出资方式、经营项目等难题,顺利推进15家非时政类报刊事业法人转企业法人工作。推进落实《关于进一步促进本市广告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截至9月底,全市新增广告企业3742户,其中私营广告企业3667户。
二是推进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成效显著。放宽私募股权投资企业登记条件,鼓励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支持保理、租赁等行业规范发展,全市已设立股权投资(管理)企业1354户、小额贷款企业88户。完成中国进出口银行总部、中国银行人民币交易中心总部落户上海,以及中国首支投资境外市场的人民币基金(赛领资本)在上海的设立登记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大力培育航运经纪人,目前全市已有航运经纪人92人;放宽上海国际航运发展综合实验区内航运经纪人的准入条件,克拉克森、辛普森等15户航运经纪企业落户上海。
三是支持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取得突破。根据28条新政中关于深化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相关内容,市工商局会同浦东新区政府研究出台16条创新政策措施。新政实施3个月取得初步成效:跨国公司总部型企业设立条件进一步放宽,金融创新企业不断集聚;本市首家个体工商户转企试点企业在浦东设立,内外资养老机构试点取得突破,40多个重点项目在浦东重点功能区域设立或增资,11家外企以境外人民币出资设立或增资。
四是本市各类市场主体持续健康发展。允许股权、债权、知识产权等非货币财产作价评估出资,支持企业改制、重组和转型升级,截至9月底,共办理53件企业兼并重组登记案。加大服务力度,深入开展企业走访活动,按照“边走访,边解决问题”的原则,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截至9月底,共走访企业近2800多户,对企业提出的各类具体问题和需求,共研究解决1200多个,积极服务上汽股份、交运集团、友谊股份、百联股份等国有上市公司重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落实相关免收费优惠政策,对于认定的小微企业,免征注册变更登记费、补(换)证照费等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