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两建”工作开展以来,该分局坚持边打边建、以打促建,一方面积极引导帮扶企业树品牌,另一方面切实加大商标侵权行为打击力度,通过打建结合,行政指导与行政处罚并举的方式,有效开展商标行政保护,扎实推动商标战略深入发展。截止目前,2012年,该分局辖区新申请认定省著名商标5件,市著名商标9件。全区现有中国驰名商标9个,省著名商标25个,市著名商标65个。
一、因需指导,全力帮扶企业创建商标。
一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该分局积极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和“4.26”知识产权日等各种大型活动时机,集中宣传商标法律法规,宣传商标注册知识,宣传保护商标专用权的成果和商标侵权典型案件,向广大企业和社会公众宣传实施商标战略的重要意义和作用;通过举办商标知识培训班、深入走访企业等方法,积极引导企业加大商标注册、管理、运用力度,指导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规范使用注册商标,努力帮助生产者和经营者在思想观念上实现两个转变,即由被动的申请注册商标向主动申请注册商标转变;由拥有注册商标向树立商标品牌、以品牌取胜的观念转变。2012年,该分局共开展商标创建与保护集中宣传6场次,举办培训班3期,走访企业1200余家,开展商标咨询服务3300余人次。通过宣传,企业商标意识明显增强,目前全区共注册商标15800多件,半年内商标注册量激增5000余件,上升50%。二是分类指导,精心培育。该分局按照“申报一批、培育一批、储存一批”的工作思路,梯次衔接,整体推进,建立了具有区域特点、行业特色的商标培育梯队,不断丰富储备商标品牌发展资源。对没有注册商标或注册商标没有特点、没有显著性的企业,实行引导注册;对有注册商标、但没有发挥商标真正价值的企业,帮助企业制定商标发展规划;对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标,实行重点帮扶,设立帮扶联络员,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帮助企业完善商标管理制度,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并按梯次引导其创建市著名、省著名和驰名商标。商标的发展、品牌战略的实施,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部分企业产品“一流品质、二流待遇、三流价格”的被动局面。2012年,该分局围绕箱包皮具、装饰材料、体育用品、加工机械等产业,先后对20家信誉较好、规模较大、效益较强的企业进行了初步考察,制定培育规划,靠上主动帮扶,最终向上级推荐申报省著名商标5件,市著名商标9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件,已有3件省著名商标获得认定前公示。
二、从严执法,有效打击商标侵权行为。
一是充分发挥12315申诉举报网络的作用,切实做到有诉必接、有假必打、有案必查、有查必果;二是借助平行执法部门的力量,与质监、卫生、环保、公安等执法主体结成同盟,并肩作战,形成优势互补,提高执法效能;三是投诉公司等中介机构的力量,在查处假冒伪劣行为中依靠有法定资质的质量检测机构的技术支撑,共同合作,定期不定期开展商品质量抽查,提高打假治劣效能;四是积极组织开展商标执法行动,专项行动和日常监管相结合,查处商标违法案件,着力形成一种政府支持、部门配合、上下贯通的监管环境。2012年,该分局共办结商标侵权案件501宗,案值660.50万元,没收侵权商品42.66万件,收缴商标标识29.6万件,收缴专门用于商标侵权的模具印版等工具29件,有力地打击了商标侵权违法行为,保护了商标注册人的合法权益。
三、创新管理,探索建立商标管理长效机制。
该分局针对狮岭皮革皮具行业发展特点,以维护区域品牌,营造良好皮革皮具发展环境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在狮岭工商所试点与市场开办方签订《不销售假冒伪劣和侵权商品责任书》,指导督促市场开办者与场内业户签订《不销售假冒伪劣和侵权商品保证书》,督促引导市场经营户自觉守法经营,主动配合商标管理,加大商标行政保护力度,建立和谐有序的皮革皮具行业市场监管体系。
来源:广州工商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