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工商局把非公有制党组织建设当做系统工程常抓不懈,通过健全组织机构,真诚细致服务,突出宣传引导,扩大组织覆盖等方法,实现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双赢”局面。截止目前,各地工商所党支部向非公经济组织派出党建指导员1125名,指导建立党组织1616个,全省共有6009户个体私营企业建立了党组织,其中:私营企业4215户,个体工商户1794户。全省个体私营企业中有党员85597人,其中:私营企业党员72977人,个体工商户党员12620人。
把健全组织作为非公党建的固本基石。2011年,省工商局就成立了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指导组。2012年,局党组决定在原有指导组基础上成立省工商局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省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坤任组长,整合机关优势职能,着力推进非公党建工作。目前,全省各市、县两级工商局全部按照要求组建了推进非公党建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并积极主动与当地党委协调请示,全省13个市地中,已有8个地级市依托工商局建立了由当地市委领导的市级非公经济组织党工委或党委。依托县(市)区级工商局和个私协会建立党委36个、党总支22个、党支部397个。
把宣传引导作为非公党建的重要支撑。全系统各级工商部门通过宣传到位,服务到位,指导到位,用实际效果转变企业家们的思想。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进作用;通过开展合理化建议、“我为企业献策”等活动激发党员的责任心和创造力,提升企业的内生动力。多种活动载体激发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在建立了党组织的非公企业里,党员的产品合格率普遍高于普通员工,事故发生率普遍低于普通员工。尤其是在企业遇到重大订单突击生产、意外事故需要抢修、经济危机陷入困境时,党员总是冲在前、顶得住、靠得牢、打得赢。
把扩大覆盖作为非公党建的有力保障。全省各级非公党工委积极探索非公经济党组织设置新模式,对符合《党章》规定条件的企业单独成立党组织;对于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集中的楼宇、市场等区域,集合多家市场主体成立联合党组织;对于业务相同、经营相似的同行业市场主体,成立行业性的党组织对其进行管理;对于蓬勃发展的小微企业,做到党建工作同时安排部署、同时动员引导、同时组建发展。”全系统省、市、县、所四级工商部门充分利用日常巡查、年检验照等时机沉下去、摸清楚、统计准,并充分运用统计结果,深入开展了“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的“双找双培”活动,让“口袋党员”亮出身份、找到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党员队伍。同时注重把党性强、懂经营、热爱党务工作、善于团结群众的业务骨干中的党员,选拔到党组织负责人岗位上来。2012年,全省通过“双找”找出“流散”党员3655名,发展新党员953名。
把全面发展作为非公党建的检验标准。全省非公经济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引导、吸引凝聚、推动发展“三大功能”,广大党员更是在各个工作岗位充分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传递着正面能量。全系统通过搞好调查摸底、领导带头包建、灵活组建方式、加强工作指导、壮大党员队伍、促进规范管理,“六项措施”建立起了具有工商特色的组织领导架构、完善的组织网络体系、工商业务和非公党建工作一肩挑“一岗双责”的工作模式,初步实现了推进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新格局,促使非公党组织与广大党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至2012年底,黑龙江省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3.89%、9.35%,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