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信阳市工商局紧紧围绕“五个工商”建设,在“规范管理提升年”活动中,以构建行政执法体系为抓手,实施“三个注重”,扎实推进法治工商建设的规范和提升。
一是注重全员学法,提升队伍依法行政能力。深入推进工商队伍“四个能力”建设,积极推行“三个结合”,即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专业辅导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执法实践相结合。在继续做好传统培训的基础上,采取视频培训、联动执法、案件评审、以会代训、案例简报等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侧重工商法律法规、行政处罚程序、执法办案技巧、办案文书的规范使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运用等执法理论与实践,明显提高了执法人员法律素质和执法行政能力,为工作重心转移、职能转变、人员转型打下了扎实基础。
二是注重制度管理,保障落实依法行政到位。市工商局先后出台了有关行政执法体系、行政执法事项报告制度、重大行政执法事项集体研究及加强行政指导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开展“三审结合”法,即将工商所法制员初审、案审委员会集中会审与上级机关案件评查评审有机结合起来,构建起分层分级的核审把关机制。实施“四段备案”的文书管理模式,推行“一表两书一报告”文书备案管理,即实施立案审批表备案、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书备案、处罚决定书备案以及案件调查终结报告备案管理。落实案件回访联察制度,在开展办案机构回访当事人的同时,市工商局则随机抽取部分回访记录进行实地或电话回访,及时预防和纠正违法行政行为。
三是注重行政指导,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效能。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将行政指导融入行政执法的全过程,在执法办案、市场监管、登记注册、服务发展等方面,积极开展行政提醒、行政约谈、行政告诫、首次不罚等行政指导工作,并先后将港中旅(信阳)鸡公山文化旅游发展公司涉嫌限定消费、信阳隆和房地产公司巨奖销售、郑州金成房地产有限公司涉嫌利用格式合同条款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等违法行为由行政处罚改为行政指导。通过报纸电视媒体、红盾信息网、红盾微博、短信平台发布年检报告书、企业信用等级以及典型案例,帮助信阳市茶叶协会成功注册“信阳红”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指导具有一定规模、管理规范的茶叶经营企业申请获得“信阳红”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资格,提升信阳茶的品牌竞争力。积极开展中原红盾消费维权行动,扎实推进消费维权志愿者服务及“工商局长走基层”和“走万户企业、办千件实事”等活动,走访产业集聚区,开展驻厂办公和上门服务,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