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按照省工商局和洛阳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洛阳市工商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转变作风,深化服务,采取四项措施,服务支持辖区企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更新理念,转变作风,打出企业年检“组合拳”
(一)加强社会宣传,营造舆论氛围,提高网上年检知晓率。一是充分与省市主流媒体网络合作,发布企业年检公告、信息。2月28日3月1日,《洛阳日报》、《洛阳晚报》、《洛阳商报》、洛阳市电视台等洛阳各主流媒体对工商年检工作竞相宣传。同时洛阳市工商局利用广播、政府网站及工商局网站等新闻媒体和大型公众场所发布网上年检有关信息,提醒并引导企业开展网上年检;二是统一印制年检服务卡10万张,免费发放服务对象,并针对重点企业进行上门指导服务;三是通过制作宣传板报、设立展板和公告栏等形式宣传网上年检知识信息;四是委托基层工商所组织重点企业进行集中培训服务;五是系统内各单位对外公布各自年检咨询服务电话,并安排专人解答企业年检中遇到的问题;六是要求各单位在日常巡查工作中对未进行年检和验照申报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督促检查。
(二)积极主动作为,创新工作方法,提高企业满意度。一是组织市、区(县)两级在各自行政服务大厅设立年检专用窗口,为企业办事人员提供现场咨询和指导服务。同时要求工作人员“一口清”,对企业需要提交的材料要一次性完整地讲解清楚,避免企业多次往返。今年年检期间共对2735户企业进行了现场指导;二是主动开通年检、验照“绿色通道”。对拥有中国驰名商标、河南省著名商标的企业、被省局评选表彰的“文明诚信”双百私营企业优先办理年检审核;三是实行“上门年检”服务,主动推进年检窗口前移。对省政府确定的2012年重点服务企业,地方政府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企业比较集中产业聚集区、开发区、科技园区以及辖区内的大中型企业,组织专人通过电话预约上门年检,集中受理年检,减少企业办事人员往返次数。年检期间共主动上门企业37户,现场办结37户;四是主动对登记机关拥有子公司或分公司(分支机构)户数在10户以上的电信、金融、保险(放心保)、企业集团、物流公司、大型超市、医药连锁公司等大型企业,实行“预约年检”的服务方式,缓解窗口年检压力;五是主动做好企业年检信息汇总和分析利用工作,撰写2012年度全市内资企业年检分析报告,为政府决策和宏观调控提供参考服务。
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顺利完成省局制定的年检目标,经与省局沟通,洛阳市工商局于2013年6月28日在《洛阳日报》第六版刊登了延期年检公告,将2012年度内资企业年度检验时间从2013年6月30日延长一个月,并派出工作人员深入大街小巷,逐户通知未及时参加年检的企业尽快参加2012年度企业年度检验。同时,投资类企业作为一个重点的行业类别,形势较为复杂,工作形势较为严峻。经洛阳市工商局报政府批准,特别将投资类企业年检时间延长至10月31日。截至2013年9月30日,全市应参加2012年度年检企业39510(含法人及分支机构),已参加年检37035户,参检率93.74%,其中市局应检数4513户,已检4273户,参检率94.70%。采用网上年检方式参加年检的企业37035户,网上年检率100.00%。
(三)严肃工作纪律,加强廉政教育,提高工商系统形象。今年企业年检期间,洛阳市工商局认真落实国家工商总局要求,全面免除企业年检手续费;同时要求系统全体年检窗口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各项工作纪律,认真遵守《工商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严格执行中央、省工商局和洛阳市政府“八项规定”、“八个严禁”和“十个不准”,禁止趁企业年检之机乱收费、乱罚款,彻底杜绝“搭车收费”;市局也专门组成联合督查组针对各地执行年检纪律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巡回督查,对企业来信举报、电话投诉年检、验照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一经查实,严肃处理。多项举措有力地保障了2012年度企业年检工作优质、高效、按期完成。今年全市工商系统企业年检工作未发生一起不作为事件,未收到一起投诉行为,未收到一起“吃、拿、卡、要”类型举报,企业年检吹进满堂“廉政风”。
二、切实履责,加强监管,守好投资类企业“安全门”
(一)转变思想认识,树立典型单位促工作。7月19日,由市政府牵头,在洛阳市工商局召开了全市投资类企业会议。市政府秘书长牛刚同志主持会议,对全市投资类企业现状以及非法集资案件频发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对参会投资企业进行了警示和告诫并发放了《洛阳市投资类公司基本情况统计表》,对全市投资类企业从事非法集资活动的行为进行了调查,为投资类企业监管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持。8月30日洛阳市工商局又召开了全市工商系统投资类企业监管专题会议,会议结合省工商局中原红盾市场巡查活动,对全市投资类企业市场专项巡查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对投资类企业的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单位必须要认清当前形势和实际情况,树立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克服胆怯、麻痹心理,把握职责分工,发挥职能作用,转变工作理念,更新工作方法,采取有力举措,落实巡查责任,防范监管风险,主动为政府排忧解难;9月11日又召开了洛龙分局检查、约谈现场会。会议以洛龙分局为典型,介绍了分局的先进工作方法,推广了分局在投资类企业监管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希望通过会议提高各单位对处非工作的认识,扎实做好全市处非工作。
(二)切实履职尽责,严控投资类企业准入。根据我国现有法律法规,投资类企业不需要任何前置许可审批即可在工商部门进行注册登记。自2011年4月起发现少数投资担保类企业存在民间融资行为,影响社会稳定后,从全市处非工作大局出发,主动作为,一是全面停止了全市投资类公司(包括各类咨询公司)的注册登记工作。同时,主动向省局汇报,不再办理登记地址在洛阳的投资类公司;二是在投资类企业年检中严把审核关,对发现问题的投资类公司一律不予通过年检;三是对发现的无照经营的投资类企业或其私自设立的分支机构,责令其立即停止融资行为并限期清退,待清退完毕后给予依法取缔。
(三)转变工作作风,多种巡查方式找问题。投资类企业是市场经济新出现的类金融企业,规范投资类企业市场经营行为,发现和报告投资类企业民间融资活动是全市处非工作的重要一环,能否做到早发现和早汇报,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参与,将直接影响到全市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洛阳市工商局积极主动作为,扎实开展市场巡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市场主体巡查活动,通过巡查、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各类市场主体进行拉网式排查,对投资类企业及其设立的分支机构进行重点检查,对从事民间融资活动的企业掌握其证据,上报市处非办,在市处非办的指导下对其进行约谈,引导其主动交代民间融资情况,进行资金清退工作;对按照规定经营的投资类企业通过约谈告知非法集资的危害以及政府对非法集资问题的处理态度,要求企业合法合规经营。目前全市共约谈投资类企业363户,约谈人数1037人。对投资类企业无照经营的坚决予以取缔,对私设分支机构的,要求其立即停业,退回原注册地。
(四)加强沟通配合,推动信息采集和证件收缴。洛阳市工商局严格按照洛处非领办〔2013〕10号文的要求,对全市投资类企业特殊身份人员信息进行采集,将新增人员和变动人员的信息及时录入出国境审核系统,共报备人员信息896条,更新信息536条,对已退出投资类企业的股东及其配偶子女等共计29人进行了解除控制;加强与出入境管理中心的沟通,对护照及港澳台通行证的申办进行管控。目前已接到17人次的申办护照或港澳台通行证申请。
洛阳市工商局将出入境证件的申办审批、上交与投资类企业年检相结合,对申请办理证件的个人和申请年检的投资类企业,要求先将所属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股东及其配偶子女持有的证件上交后再予以进行审批或受理年检申请。同时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将出入境管理部门反馈的持证人员信息分片进行下发,以此为参照对特殊身份人员的证件进行收缴。截至目前共收缴护照、港澳台通行证170余本。在证件申办和审批工作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问题,并针对问题写出了报告,上报市处非办协调解决。
(五)创新工作方式,做好广告排查和处非宣传。按照洛阳市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印发洛阳市涉嫌非法集资广告资讯信息排查清理活动方案的通知》(洛处非领办[2013]13号)文件要求,洛阳市工商局领导高度重视,结合工商职能,于8月6日下发了《洛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开展涉嫌非法集资广告资讯信息排查清理活动方案》,要求各县(市)局、城区分局按照方案加强日常巡查力度,扎实开展辖区内涉嫌非法集资宣传广告的排查清理工作。同时加大对非法集资的宣传力度,要求各单位通过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网络媒体等渠道,通过印制非法集资宣传页、宣传版画,悬挂横幅、标语等方式,深入社区、街道,对非法集资的表现形式、危害性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提高群众警惕性,增强群众防范非法集资的意识,通过公布非法集资举报电话以及与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热线相互联动,对全市非法集资活动线索进行收集。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目前共发放印制非法集资宣传页10000余份,悬挂标语300余条。此外,市局组成了以分管局长吉建斌为组长的督查小组,定期对各地区非法集资处置工作以及涉非广告资讯信息排查清理情况进行督查,进一步将全市非法集资处置工作落实到位。
(六)严肃工作纪律,积极开展系统内自查自纠。洛阳市工商局继续坚持做好系统内在职职工的非法集资教育工作,通过学习和座谈会等形式宣传非法集资的危害性,组织市局机关以及各县(市)局、城区分局在职员工统一填写系统内人员自查自纠表2000余份,掌握系统内人员是否参与非法集资的情况。同时,洛阳市工商局还将全市处非工作形势以及非法集资相关信息对离退休老干部进行了宣讲,并组织离退休老干部统一填写了自查自纠表,对老干部是否参与非法集资进行了调查。据统计,在全市工商系统内未发现有人员参与非法集资的现象。
三、细化责任,明确分工,出好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责任“落实牌”
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是工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洛阳市工商局立足本职,狠抓落实,进一步细化责任,明确分工,要求各单位认真落实属地管理原则,责任到人,对辖区内企业商户亮照经营和执照悬挂情况进行反复拉网式排查。市局在排查和日常监管中总结出了“巡查”、“责改”、“抄告”、“上报”的八字方针,先警示,后处罚。对因未办理营业执照前置许可及营业执照从事经营的企业商户进行约谈并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督促其尽快到相关部门办理前置许可和审批后,尽快到工商部门进行登记注册;对督促后不及时改正,仍然擅自从事经营行为的企业商户进行严肃处理并予以曝光,形成震慑力。
今年洛阳市工商局根据省局文件要求开展了整治校园周边经营秩序和查处取缔黑网吧行动、无照经营加油(气)站(点)专项治理行动。其中,校园周边和黑网吧整治行动中出动执法人员共16876人次,出动车辆3446车次,检查经营商户21872户,网吧549户。查处无证无照经营户212户,查处取缔农村黑网吧2户;无照经营加油(气)站(点)专项治理行动中,出动执法人员2294人次,出动车辆689车次,检查站(点)550个,查出无证无19户,超范围经营4户,取缔2户,责令改正18户,引导办理、变更证照2户。
此外,因2010年下发的《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工作机制的通知》已经到期,为了进一步完善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工作机制,打击不正当竞争,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市场经济秩序,设立在洛阳市工商局的洛阳市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再次征求了各成员单位的意见,对《关于建立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进行了重新修订,并上报市政府,请求重新发文。
四、深入探索,互相交流,做好工商业务经验技能“学习人”
温州地区经济较为发达,投资类企业数目多,分布广。温州市政府在对投资类企业的监督和民间融资行为的管理上积累了较多的成熟经验,有着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为了更好地应对全市投资类企业管理形式,做好非法集资处置工作,2013年7月,在市政府牵头和组织安排下,包括市工商局在内的各相关单位成员组成考察组,赴浙江温州对民间融资企业的监管工作进行考察学习。考察归来后,洛阳市工商局总结归纳温州的先进经验,结合全市的实际情况和目前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认真思考,结合洛阳实际,对全市投资类企业的监管工作方法进行了改进,并提出了更加具体科学的工作举措,取得了良好效果。
来源:广州工商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