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迎来务工求职高峰,众多求职者渴望马上找到工作,但也有不少骗子利用这种心理设下圈套。贵州省工商局提醒广大求职者, 面对五花八门的招聘信息,应选择正规的招聘途径,务必签订书面用工合同,网上求职谨防信息泄露。
据介绍,不重视签订书面用工合同,仅与用工方口头达成简单协议,是现在很多务工人员、部分毕业生存在的现象。如此一来,务工者日后遇到用工方不法侵害、故意刁难等行为时,因无直接证据,造成维权艰难。针对这类问题,建议务工人员务必与用工方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签订试用合同、劳动合同等书面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特别要写明工资数额、计酬方式、福利待遇、保险交纳、事故赔偿等条款,才能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应警惕的三类陷阱
陷阱一:街头广告 假招工真诈骗
街头野广告往往标榜“薪酬可观”。“公司”大都通过临时租借办公场所安排面试,甚至只通过电话与应聘者联系。在录用后,借报名费等施骗,之后蒸发。
提醒:求职者应选择正规的人才市场或劳务中介机构,在应聘过程中详细查验招聘方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有效资质,并要求实地查看公司所在地。
陷阱二:“黑中介”只收钱不做事
不少求职者会依靠中介机构求职,但“黑中介”往往在推荐工作的同时收取各类费用,钱到手后,又以各种理由将务工者辞退。
提醒:正规中介机构应有固定场所,并在明显位置悬挂营业执照,注明经营范围,收费事项、服务承诺须上墙公开。
陷阱三:网络求职易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网站需求职者提交身份证等。若网站存在漏洞或保密不当,易引骗子窃取个人信息,冒充求职者所应聘的单位行骗。
提醒:求职最好到招聘会场,在网络求职时应选择大型正规网站,填写简历时,建议只留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