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农村经济发展释放更大的活力,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拉开了我国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帷幕。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要抓紧抓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充分依靠农民群众自主协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可以确权确地,也可以确权确股不确地。”我国土地确权工作进入加速推进阶段。
作为较早开始探索农村土地确权方式的地区之一,从2011年开始,广东省先后在河源市源城区、云浮云安县、肇庆高要市、清远阳山县、梅州蕉岭县等地试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这些先行试点获得了宝贵的经验。今年4月,广东省将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确定在各地级以上市(深圳市除外)各选择一个县(市、区),东莞、中山和佛山顺德区各选择两个镇开展试点,整县(镇)推进土地确权,率先探索积累经验。
值得关注的是,与之前的试点主要在粤东西北农业地区不同,此次试点中出现了部分珠三角地区的农村。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珠三角等实行股份合作制的地区如何开展确权登记面临难题,这些地方大多已经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每家每户对集体收益进行分红,因此并不能通过土地确权来进行,“还要研究,可能通过确股、确利方式推进改革”。
“确股确利”的土地确权新思路
斗门区乾务镇石狗村是此次珠海市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试点村之一,该村的土地主要为4000多亩鱼塘,用于养殖南美对虾。近年来,这些鱼塘一直由村委会统一对外发包,租金作为村集体收入和村民分红。
“将村里的土地集中经营,不仅促进了当地养殖业发展,也能给村民带来更多分红。”乾务镇一位党委委员表示,石狗村一直以水产养殖为主,为了方便规模承包和经营,这次土地确权试点,该村将采取“确权确股不确地”的方式。
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鼓励农村土地集中经营,并通过确定股份的方式给村民分红,这是作为此次全省试点的斗门区即将探索的土地确权新模式。今年5月,斗门区农业局局长李炳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斗门地处珠三角,很多农村土地已经被整体出租,有的土地用途已经改变,很难按原来的承包合同对每一地块进行确权,因此只有“确股确利”。
与把承包土地落实到人到户,村民获得土地经营权、转让权、收益权的“确权确地”不同,“确股确利”是指把村集体的土地股权确定到人到户,村集体(股份社)负责对土地进行经营,村民只享有股份分红。斗门区即将探索的“确股确利”,意味着当地农民不再拥有某一块承包地,而是获得一份由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计算出来的股份。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和规模农业的发展,一些村集体将原来承包给农民的土地收回集体经营,再通过确定股份,以股份分红的方式将经营收入分配给村民。在这种情况下,“谁拥有哪块地”是不明晰的,明晰的是“这个村的人共同拥有这片地”,村民丧失了土地的经营权和转让权,保留了收益权。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党国英认为,我国土地承包关系目前有两种情形:在广大农区,基本实行了土地承包到户的制度;在一些发达地区,土地没有承包到户,土地关系采取了“股份社”的形式,土地由集体统一发包,农户从集体按股份多少领取收入。
“在珠三角地区,农村集体财产主要是土地,而股份合作,实际等于将集体财产拆成股份量化固化到每个农民头上。”党国英说,这种“股份合作”的经营模式促进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在此次土地确权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推进改革。
“确股不确地”为农村发展带来契机
“究竟在哪些地方搞‘确权确股不确地’,具体怎样操作,现在都还没有确定。”斗门区一位基层干部介绍,目前土地确权工作还未展开,相关方案可能要到7月中旬才能出台。
记者从珠海、东莞等地多个土地确权试点了解到,尽管这些地方都初步提出了“确权确股不确地”的思路,但具体操作方案至今仍未正式确定。
作为此次确权的试点镇之一,东莞市麻涌镇目前拥有基本农田3万多亩,在东莞属于拥有土地较多的地区。今年3月,麻涌镇党委委员尹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此次土地确权,麻涌镇将采用“确权确股不确地”的方式进行。
事实上,早在2013年4月,麻涌镇就已经出台方案,要求对该镇3万多亩耕地进行统筹(即村集体将农民承包地集中起来使用的耕地流转方式),出租给大型农业公司,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据公开数据,目前全镇已统筹耕地达2万多亩。
麻涌镇东太村一位村干部告诉记者,这次耕地统筹就是给原种植户一定的租金,将承包地集中起来经营,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上一次农村股份制改革以后,麻涌镇一些农村出现了大量土地抛荒、土地收益低等问题”。
2005年12月,东莞市对农村进行了一次“确权确股”的股份制改革,将各个村集体的资源(耕地和其他土地)、资金、资本折算成股份,固化到每个村民头上。由于部分农村土地开发程度有限,一些村民不仅拥有股份,还保留了分散的承包地。
然而,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城乡一体化速度的加快,大量村民外出务工,部分村庄出现了土地收益较低、抛荒严重的情况。麻涌镇华阳村党工委书记何启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该村户籍人口5300人,耕地2600亩,人均不足5分地,近年来,这些分散的耕地有近七成常年抛荒。
“从长远来看,将耕地集中起来之后,引进一些现代农业企业经营,能提高土地收益,增加村集体收入,让村民的股份分红变得更多;但是从短期来看,一些村民原来手中的承包土地被统筹到了集体,有些人会觉得失去了土地,自己的利益受损了。”麻涌镇一位基层干部分析,此次土地确权中即将探索的“确股不确地”,或许能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契机。
不过,东莞市麻涌镇宣传部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确权确股不确地”怎么操作,是对2005年的确权确股结果进行确认,还是根据这次土地统筹情况对股份进行重新调整,目前仍在制定具体方案。
部分业内专家和基层干部认为,从当前国家要求和基层情况来看,“确权确股不确地”只能在少数地方进行,并需符合四个方面的条件: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地貌发生改变,原有的地块四至不清;土地整体流转并都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较弱。
多个试点推出确权时间表
根据规划,广东省确权登记颁证将在2015年全面推开,2016年底基本完成。目前,作为珠三角地区试点的珠海、东莞、佛山等地,均已制定农村土地确权颁证的时间表。
2014年4月,东莞市农业局公开表示,今年将重点选取石龙和麻涌作为试点,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并于年底前完成。2015年在其他镇街全面推开,2016年底全市基本完成确权登记颁证。
东莞市农业局副调研员、经营管理科科长黄力平说,初步考虑以东莞当前的股份制改革为基础,采取确权确股不确地的方式。黄力平介绍,麻涌镇有不少耕地,而石龙城镇化程度较高、耕地较少,市农业局想通过不同类型的摸索,为明年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的铺开积累经验。
珠海市斗门区的农村土地确权颁证进度比东莞市稍快。今年5月,斗门区区长周海金在全区农村工作会议上对土地确权工作进行了部署,“2014年,在充分调查和论证的基础上,以乾务镇为试点镇,在不同类型的村各选1至2条开展不同确权方式的试点。2015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铺开,2015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土地确权工作”。
与东莞、珠海等地仅初步确定了时间进度不同,佛山市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目前已经初步确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2014年5月,佛山市基本确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2014年,三水区整区将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顺德区选择均安镇、容桂街道开展确权登记颁证试点,试点工作争取在2015年3月底前完成。通过试点总结经验之后,全面推开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争取2016年底基本完成全市确权登记颁证任务。
据了解,目前佛山市4140个经济社中,存在股份合作经济与家庭承包并存的情况,存在全部农地分包到户、全部农地投包、分包与投包相结合等三种形式,此外,还存在“股权到人”与“股权到户”并存的情况。
《方案》提出,考虑到佛山农村经营体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此次土地确权采取“确地为主”,即土地已经承包到户的,原则上都要确权到地到户;对于部分较早实行农村股份合作制、“确地”确实有困难的村居,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表决同意的前提下,可以探索采取“确权确股不确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