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上,广东是我国唯一 一个两千多年来从未中断过海上贸易的省份,并始终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保持着密切的经贸往来,因此成为我国历代重要对外经济交流窗口。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在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迅速成为中国经济重镇。积极发挥长期积累的对外经济交流合作优势,是广东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中之重。
省口岸办主任、省商务厅副厅长吴军介绍,国家实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以来,我省充分发挥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华侨众多等地缘人缘优势,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和双向投资合作。目前,广东已发展成为我国与东盟经贸合作规模最大的省份。
东盟已成我省第三大贸易伙伴
省商务厅介绍,近年来我省与沿线国家尤其是东南亚等国的交流合作发展迅速,双边和多边贸易关系不断升级,贸易总量连续多年保持增长态势。
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东盟已成为我省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三大投资来源地、第二大投资市场。东盟还是我省第四大出口市场,第二大进口来源地,与我省进出口贸易额从2007年的559.6亿美元增至2013年的1022.1亿美元,年均增长10.6%;我省实际吸收东盟投资额从2007年的5.6亿美元增至2013年的11.5亿美元,年均增长12.9%;我省对东盟实际投资额从2007年的0.2亿美元增至2013年的2.9亿美元,年均增长57.1%。
吴军表示,我省与东盟的经贸合作,不仅丰富了双方的市场供给,促进了各自的经济发展,还有效了推动一批“走出去”骨干企业的发展壮大。
据了解,目前,华为、中兴、美的、TCL、农垦集团等一批“走出去”企业以东盟作为其全球化布局的重点目标市场,针对东盟市场的特点加大市场开发力度,通过积极参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办厂、建设营销网点等多种形式,成为我省对东盟投资合作的领头羊。
多重优势助推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
作为我国重要的沿海省份,广东与海丝沿线国家开展经贸合作,参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具有独特优势。吴军介绍,双方不仅在产业、资源方面具有极强的互补性,还有突出的区位优势、相通的人缘商缘。
据介绍,沿线重点国家中,既有服务业发达的新加坡、印度,制造业比较成熟的马来西亚、泰国,也有人力资源充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空间广阔的越南、菲律宾、孟加拉国、缅甸等国。而我省目前已形成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电气机械、电力、食品饮料、交通运输设备、纺织服装、通用专用装备、五金制品、建材等10大工业产业,产业体系完善,有条件凭借终端产品的市场优势、技术升级的比较优势,逐步明确与沿线重点国家的纵向分工和横向合作,增强国际资源配置能力,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资源方面,广东是资源能源需求大省,但自身供给能力不足,2012年能源总需求缺口比例为82.5%,其中100%的煤炭、77.8%的石油、21.3%的电力需要从省外调入或进口。沿线重点国家的煤炭、石油、棕榈油、天然橡胶、木材、玉石、铜、锡等储量丰富,与我省合作前景相当广阔。
双方经贸的快速发展,不仅是在市场因素的推动下,区位优势和人缘商缘相通也是重要因素。
广东处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地带,是我国通往东盟和南亚的最前沿、最便捷的交通枢纽,与绝大部分东盟和南亚国家都开通了空中直达航班。同时,我省与沿线重点国家之间的海运运费比我国南北航线运费略低,运输成本具有竞争力。
此外,历史悠长的人文交往,为多方经贸合作交流奠定了基础。沿线重点国家是粤籍华侨华人的主要聚居地,粤方言、客家方言和潮汕方言在这些地区广泛使用。具有雄厚经济实力的华侨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实现与东道国经济互利双赢
省商务厅表示,积极参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经贸方面广东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多层次合作。
据介绍,我省将建立政府、行业组织、民间等多层次经贸合作机制,搭建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等平台,扩大与东盟的贸易往来。同时,加快培育进口商品交易中心,支持进口平台建设,扩大进口东盟特色产品。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促进对东盟出口。
此外,我省还将进一步加强双方在投资方面合作。省商务厅透露,将引导我省机械、电子、轻工、纺织、建材、家电、家具等优势行业到东盟国家设立生产基地、营销网络和区域总部,建设经济贸易合作园区,大力吸引东盟资本投资我省东西两翼,推进石油化工、港航物流、新兴产业等投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