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提前介入,加强指导。加大合同帮扶力度,各地工商部门通过在生产、种植、养殖季节提前介入,加强与涉农企业的信息联系和沟通,指导帮助龙头企业和农民规范签约行为。
二是规范文本,维权护利。为避免涉农企业利用优势地位、制定不平等条款损害农民利益,在规范合同文本时,把涉农企业承诺的各项服务内容,全部纳入合同文本中,明确农民和涉农企业的权利、义务,并对不合理的合同文本及时修改。
三是确定重点,以点带面。各地均选择了农业支柱产业、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产品著名商标作为重点帮扶对象,以点带面,带动更多的企业发展。
截止目前,黑河市工商局完成涉农合同备案6个,制定发布涉农合同示范文本6个,各县市涉农企业752户,建立涉农合同指导站32处,指导24户龙头企业与农民签订农业订单4201份,签约合同金额达8.278万元,调解涉农合同纠纷2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9万余元。
来源:广州工商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