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来,全县各级工商部门共处理预付卡申诉12件,占服务类申诉总量的 40%。申诉主要集中在美容美发、洗车、健身、洗浴、餐饮、洗染等行业,其中,美容美发业申诉量最大,占预付卡申诉总量的66.7%。
从消费者申诉反映的情况看,预付卡消费主要存在以下六方面问题:
经营服务缩水。有的经营者以免费体验、高额折扣优惠、夸大宣传商品和服务质量等为诱饵吸引消费者,当消费者购买预付卡消费后,发现经营者不按照事先约定或承诺,履行相应义务,经营服务质量打折扣。
设定霸王条款。有的经营者提供的合同或协议存在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条款,故意减轻或逃避应承担的责任,限制消费者权利。如单方作出预付卡的使用日期、使用范围、有效期限、到期作废、余额不退、本店拥有最终解释权等规定,或者作出虽允许消费者退费但须扣除高额费用,造成消费者可能还要“倒补钱”给经营者。
随意限制消费。有的经营者自行设定预付卡使用门槛,限制消费者正常消费,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或公平交易权。如在发放预付卡后不允许消费者享受部分项目服务,只有另行付费才能提供服务;以消费额度不足、卡内余额不足、价格上涨、已特价处理、节假日除外、过期作废等为理由,单方取消优惠活动;在消费者提出变更预付卡服务内容、转让或退卡等要求时,设定“变更需另充值升级为钻石卡”、“一经售出,概不退款”、“转让、退卡要收取高额手续费”等额外条件,导致消费者的预付卡越办越多,充值金额越来越大,被“卡”的越来越深。
使用低劣商品。有的经营者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在提供服务时,用低劣商品代替高档商品,甚至个别经营者使用的商品存在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三无”、失效过期等问题,导致消费者人身健康和财产安全受到侵害,此类问题多出现在美容美发、洗染等服务行业。
擅自终止服务。有的经营者因经营不善等原因,出现关门歇业、易主、变更经营地址等情形,不能继续提供服务,未提前告知持卡消费者,也未能妥善处理善后工作。个别经营者甚至在发放大量预付卡后突然人去楼空,携款逃匿,无法取得联系,消费者既无法享受服务,又无法收回预付卡余额。
拒开消费凭据。有的经营者在发放预付卡后,只给消费者一张优惠卡,不开具票据,也不与消费者签订合同或书面协议。由于缺乏消费凭证,一旦发生消费争议,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针对预付卡存在问题,县工商局今后将有针对性地加强预付卡消费市场监督管理,妥善处理预付卡申诉,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加强指导,督促经营者建立预付卡发放台帐,认真记录消费者的姓名、联系方式、办卡日期、预收金额、服务期限等内容,实行公开透明消费,结账时为消费者提供消费明细,并由消费者签字确认;加强对美容美发、餐饮、洗染、健身、洗车等重点行业及相关重点企业的管理,加大对会员规模较大、房租即将到期、外来人员经营等重点经营者的监管,严格要求连锁或加盟总店或总部规范经营,并强化对连锁店或加盟店的管理和控制;印发《预付卡消费多隐患,加强防范避风险》等相关宣传材料1500份,在“一会两站”宣传栏和经营场所张贴,公布预付卡消费存在的问题,提示消费者预付卡消费注意事项;对携款隐匿等恶意侵权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经营者,依法吊销营业执照,列入侵权经营者黑名单,予以重点监控,并在信用分类监管系统予以提示警示,在其办理工商业务时,实施重点审查。
来源:广州工商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