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信阳市工商局紧贴该市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和民营经济发展实际,立足工商职能,采取多项措施助推民营经济实现转型集聚发展。
构筑民企快速准入通道,不断增强发展活力。该局明确各级工商窗口受理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等约束机制和考核机制,全面推行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方式“零障碍”和服务对象“零投诉”等服务措施。大力推行网上登记,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审批。今年前8个月,该市新登记私营企业2178户,同比增长40.7%,占全市新登记企业总量的92.96%;新登记私营企业注册资本总额43.4亿元,同比增长61.51%,占全市新登记企业资本总额的75.19%。
打造民企转型发展环境,引导提升创新能力。该局积极开展“走万户企业、办千件实事”活动,深入企业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引导。在实施“品牌兴企”战略过程中,认真落实一对一的重点帮扶制度,进一步加大驰名、著名、知名商标培育力度。据介绍,该市现已培育出“羚锐”、“华英”、“龙潭”、“蓝天”、“文新”、“九华山”驰名商标6件,“乌龙”、“鸡公山”、“山信”、“商环”等著名商标81件和知名商标151件,拥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5件,位居全省前列。
出台民企服务发展措施,助推民企做大做强。该局出台服务经济发展56条意见、服务家庭农场9条意见和多项“个转企”优惠措施,设立专门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服务。建立民营企业定点联系服务制度,落实专人负责制,实施跟踪服务和预约服务。实施私营领军企业培育工程,确定重点培育企业名单,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在融资发展、商标注册、合同帮扶、打假维权、直通车等多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截至8月底,该市私营企业总户数达12841户,同比增长16.55%,总户数占全市企业总户数的69.41%,居各类企业首位;私营企业的实有注册资本总额达357.97亿元,同比增长29.88%,占全市企业资本总额的56%,居各类企业首位。
助推民企实现集聚发展,推动项目集中布局。按照信阳市“四集一转”的产业园区发展要求,该局强化推动“资源集约、产业集聚、企业集群”的发展思路,注重引导创业者、民营经济实体、招商引资项目向各园区集中,促使全市形成15个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园区)。支持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延伸,加速形成“一区一品”、“一域一业”的鲜明特色。依托产业集群优势,大力推进区域品牌建设。其中在光山县羽绒服产业集聚区入驻的羽绒制品企业有31家,年产值占全(集聚)区总产值的65%。目前,该集聚区以富邦布业、顺祥差别化纤维制品为主的羽绒辅料业,以鑫宇、鸿鑫等为主的羽绒原料业,以东方祥瑞、达尔美、光绒服饰等为主的服装加工业,羽绒制品产业链条基本形成。
来源:广州工商注册